小陈做梦也不会想到,只是屁股上红了一块,竟然险些要了自己的生命!
去年9月份,小陈女朋友无意间发现小陈屁股上红了一片,起初并未在意,结果几个月也没有消退,医院查了一下,竟然查出来胃癌早期。
经过治疗,小陈度过了“生命危机”,小陈在庆幸的同时也在疑惑,为什么只是长了红斑竟然查出癌症?皮肤发生变化为什么会提示癌症呢?接下来由医生给小陈解答疑问,并给大家科普下癌症通过皮肤发出的一些信号,让大家能够及时预防。
1、皮肤红斑
当皮肤先表现出高出皮肤隆起的红丘疹,然后再由红斑丘疹中心向外呈离心性扩大,表现出片状的环性红斑,生长速度较快,形态、面积都不尽相同,并可伴有瘙痒难耐。这种皮肤红斑往往出现在肺癌、胃癌、乳腺癌等癌症早期,由于表现在皮肤表面,往往会让人以为是蚊虫或瘙蚤叮咬而不在意。实际上癌症已经发生,并且随时可能发生转移,所以切忌掉以轻心!
2、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每个人都会有,衣物不洁净、蚊虫跳蚤叮咬、过敏、甚至是外界温度变化都会引起皮肤瘙痒,这些都是由于皮肤本身应对异物等刺激产生免疫反应所导致的。不过如果是长期一直瘙痒且经药物治疗得不到有效缓解,就要注意了!
尤其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皮肤瘙痒症状的人,在没有其他因素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持续性的、剧烈难耐的皮肤瘙痒,但皮肤没有明显异常,只是剧烈的瘙痒,且止痒药物无效,就要高度提防,很有可能是肿瘤的一些皮肤表现!比如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一些血液恶性肿瘤,此类血液肿瘤因体内出现异常病变细胞或正常细胞突变导致自身免疫异常,往往自身首先无任何异常出血、难纠正性贫血表现,而先在皮肤表面出现异常。因此,一旦出现反复的难以缓解的皮肤瘙痒,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3、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类由疱疹病毒导致的皮肤病。其多表现为突发一侧成群的皮损,多发生在腰附近,所以又被老一辈人称为火蛇腰。出现之前或出现后常伴有局部皮肤明显疼痛,疼痛程度难以忍受,无特效药,只能通过营养神经、增强免疫力等药物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当疱疹表现为全身性分布,并且经常反复发作时,往往可能提示患有癌症!而且癌症病人一旦患有带状疱疹,预后都不是很理想。在医院中,这类病人往往很痛苦,大家一定要早预防!
4、黑色棘皮症
黑色棘皮症是一类局部皮肤颜色变深,中心出现凸起增生等特征的皮肤病。临床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癌症相关的恶性病变,另一类则是良性的病变。恶性的黑色棘皮症常可累及脐部、会阴、颈、腋窝等处,一旦这些地方出现不明原因的局部皮肤增生、对称性黑色素沉着等情况,应及早来院就医,检查消化道是否有异常,排除是胃癌的风险,以免延误病情。
5、脂溢性角化
脂溢性角化通俗讲就是老年斑,表现为皮肤表面的褐色或者黑色小凸起,可出现在人体各个部位,大小不一,表面质地可光滑可粗糙,形状不规则,颜色可从淡褐色逐渐加深为深褐色,甚至黑色。
它的临床表现多样,当出现表面粗糙的不规则凸起需要和皮肤恶性肿瘤鉴别,如日光角化病、或者胃癌癌前病变。一些临床常见的表皮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恶性肿瘤,因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一般建议先将肿瘤切除后再去进行病理检查。如果病理提示为脂溢性角化病,则无需担心。需要注意的是,若脂溢性角化病在较短的时间大量出现时,可能是胃癌伴癌综合征,需要寻找体内有无恶性肿瘤,从而确定病情。
6、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细胞恶变而来的肿瘤,可发生于皮肤、黏膜等不同的部位或组织。通常黑色素瘤易察觉,通常是因为病人去用激光高温烧灼、手术切除不净或者一些膏药药膏等化学药品腐蚀导致身上原本性质为良性的黑痣,经过这些刺激转变为恶性黑色素瘤。所以我们如果身上长了黑痣,一定不要自己私自处理,如果影响美观,医院由我们医生处理。
7、脂肪瘤
脂肪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脂肪块,通常位于皮肤和肌肉之间,多发生在四肢、躯干的皮下,也可发生在深部组织,质地柔软,在身上有脂肪的部位都有几率出现,一般不会伴有症状,如果影响到正常生活,可以手术切除,风险很低,不过一般我们不建议做手术,因为影响微乎其微。
8、皮肤橘皮样改变
当乳房部皮肤广泛出现点状凹陷,跟橘子皮一样,我们称为“橘皮征”。这种体征是因为局部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导致淋巴不能回流,皮肤深层出现水肿,局部皮肤与皮下组织连接较紧,皮肤就会出现点状凹陷,表现为橘皮样外观。这是典型乳腺癌的表现,这种乳房皮肤表现医院就医!多数提示为乳腺癌晚期!
以上这八点皮肤表现,大家一定要注意,一旦发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当然也不要太过于害怕,因为皮肤表现只是有一定几率,即使是癌症也大多为早期表现,早发现早治疗,早期癌症也可以轻松治愈。
参考资料:
1《以脐周皮肤红斑为首发表现的胃癌皮肤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江苏医药.-05-27
2《恶性肿瘤相关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年浙江省皮肤病学学术会议-09-23
3《CYP4F22基因突变致板层状鱼鳞病一例》中华皮肤科杂志
4《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国际护理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