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艾粉反馈,做完艾灸之后皮肤瘙痒,同时还会伴有红疹,甚至出现水泡、红肿等等。他们会有疑问,出现这些症状后要不要继续艾灸呢?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解读一下艾灸后的一些排病反应,比如艾灸后为什么皮肤会痒。
艾灸后皮肤出现疹子并且瘙痒难忍,心烦气闷等等症状,从中医上来说,是因为体内的湿邪、寒邪和风邪作怪导致。例如荨麻疹,是由于脾虚之后湿邪堆积在体内,而无力运化,融入血液发作时,不定期的成片发作。
艾灸之后,由于艾灸的阳气渗入我们的身体。由于肝脾肾的阳气得到有效的补充,功能加强,排*和自愈能力也在提高,那么就有了和体内病邪抗争的势头,使得病邪被驱赶出我们的身体,而在排出的时候正邪就会斗争,那么会出现排病反应,比如疹子之类的。
所以说艾灸后痒,是因为虚。也可以理解为阳气温煦的不够。那么我们通过长时间的坚持艾灸,让身体的阳气充沛。等把身体内的寒湿排出体外后,就不会出现痒的症状了。
并且在现在医学上来说,痒也属于神经系统掌管的范畴,当身体出现瘙痒时,大脑会发出挠的指令,而这个指令得不到实施,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从而会想出别的办法让皮肤的肌肉抽动,来自行解痒。
所以建议艾灸后瘙痒难忍的人,平常可以多灸一些穴位。从而加速体内湿寒的排出,比如关元穴,肾俞穴,足三里,尤其是到了夏天的三伏灸,效果更是事半功倍,此时更是坚持艾灸的好时机。另外生活上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寒凉的食物,平时少吹空调或风扇。
最后如果您在艾灸过程中,还有一些什么疑问的话,可以随时咨询我们。从而可以找出病因和解决办法,这样会更有方向和效果。
◎精选推荐
杨泽计老师
您的支持,是分享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