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在跑步中是比膝痛更常见的伤痛,不是大问题却相当烦人。它会完全打乱你的跑步计划或比赛进程。
在跑者中,发生率最高的伤痛并非膝痛,而是水泡,26%的跑者在过去12个月发生过摩擦性水泡,而膝痛发生率是22%。今天我们从科学角度揭示一下跑步引发的摩擦性水泡。
一、什么是摩擦性水泡摩擦性水泡,是皮肤的外、内层间组织液蓄积所成的小水袋。是什么原因导致水泡的产生呢?是由于运动摩擦产生的剪力不断撕扯皮肤表层与皮下组织,造成他们之间分离形成间隙,同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使得其间充满液体。皮肤的外层表皮成为水泡的表层。
虽然大部分的水泡都很小且伤害的面积不大,但却易造成疼痛而困扰跑者。
二、什么情况才会发生水泡其实,跑步时不断发生摩擦的部位很多,比如脚、腹股沟、腋下、乳头等部位,但为什么只有脚上起水泡,而其他部位不发生水泡,而是表皮破损引发的擦伤呢?这跟摩擦性水泡发生机制有关。起水泡的部位首先皮肤必须具有较厚的角质层,经得起摩擦力的刺激。而身体除了手和脚,大部分表皮的角质层都很薄,一旦遇到反复的摩擦往往就脱皮,这就是所谓擦伤。唯有手掌和脚底这种具有较厚角质层的部位,才会因为运动摩擦而起水泡。
发生水泡的原因还是由于挤压、摩擦,在相对潮湿、高温的环境中更易发生。运动中因脚上出汗,同时透气性不佳的话,就会导致足底潮湿,而潮湿的足底摩擦力增大,最容易引起水泡。反之,干燥的皮肤摩擦力较小,产生水泡的概率降低。另外,如果皮肤温度增高,则水泡更容易产生。
三、发生水泡如何正确规范地处理脚底水泡虽然不是什么大的伤痛问题,但苦是要受的。真要是起了水泡怎么办?一旦起了水泡,重要的是降低其引发的疼痛、避免患处的面积扩大及预防感染。刺破水泡不是好的方法。因为水泡覆盖在受伤的皮肤之上,为其提供一个无菌的环境。刺破水泡就意味着让受伤区域的皮肤暴露在体外有菌的环境中,存在感染的可能性。你可以在创可贴的中央剪出一个和水泡大小及形状相同的洞,套贴在水泡上,套两层都是可以的,如此垫平水泡四周,然后再用一层创可贴覆盖水泡,这样就能让水泡不再受挤压了。几天之后,水泡会自然得到吸收。
四、用无菌的方式刺破水泡如果水泡较大,疼痛让你忍无可忍,那就把积聚于患处的液体排出来,以缓解水泡所构成的压力,但是刺破水泡显然会导致受伤部位接触细菌,从而增加发生感染的可能。因此我们要注意方法。1、先洗干净你的脚,可以减少脚上携带的细菌,不要在马拉松跑完,立马挑破水泡,这样会增加感染风险。2、其次用酒精、碘酒、碘伏等洗消*水泡,条件允许的话,用一次性无菌针头或者手术刀片挑破水泡。如果没有,就用家里缝衣针也可以,但你需要充分用酒精消*这根针。3、在刺破水泡时,注意从水泡的侧面刺破它,而不要从顶面刺破。尽量不要挤压刺破处,以防感染,当然手也要保持干净。4、切记不要撕开皮肤。撕扯水泡部分的死皮会刺激周围健康的皮肤,并让你的皮肤暴露在容易被感染的环境中,这是非常错误的操作。将液体挤干净后,然后涂抹碘伏,碘伏没有刺激性,不会引起明显疼痛,最后用创可贴把伤口遮盖起来。6、如果水泡周围的部位开始变得红肿,那么你可能被感染了。如果水泡周围比水泡还疼,并且伴随其它症状,那么你很可能被感染了。如果脓是从疮口处流出的*白色液体,也说明发生了感染,医院治疗感染。
五、如何预防水泡1、确保你的跑鞋很合脚。脚起水泡跟鞋有直接关系,鞋过紧的挤压和脚在鞋里活动余量太大导致的摩擦,都可能导致脚上水泡的发生。2、鞋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买鞋时鞋的尺码一定要合适,不仅仅是长度,还有宽度。穿上后,当脚跟靠着鞋跟,鞋头最好仍然有一个大拇指的余量。因为跑步时,脚会发生轻度肿胀,留有一指宽度可以让鞋充分合脚。3、如果新鞋第一次穿上就是跑马拉松,那么你就很可能获得了50-70%脚打泡的机会,所以跑马不穿新鞋成为一条经典建议。4、袜子能够减少脚与鞋之间的摩擦,你不妨穿上两双袜子试试,里面一双薄一些,外面一双厚一点。事实上,很多运动员比赛时会穿两双袜子。袜子最好不选用纯棉质制品,纯棉的袜子比尼龙的更容易形成水泡。5、在跑马前穿袜子前,还可以使用滑石粉、痱子粉或润肤露,也可在脚上薄薄地涂上一层凡士林等,这些东西都有助于保持脚部的干爽、减少摩擦,起到防止水泡的作用。
六、并非所有水泡都是摩擦引起的跑步时水泡主要是因为摩擦引起的,但也有一些水泡是因为疾病导致的。比如脚气病,脚气病是由于真菌或者霉菌感染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鞋透气性能不好,都有可能诱发本病,水泡型脚气常常会在脚趾间反复出现针头大小的丘疹及疱疹,因为脚趾缝隙处易出汗,是真菌生长的理想栖息地,这时往往瘙痒剧烈,抓挠严重还会出现水疱,脱屑甚至糜烂,这个时候光挑破水泡就不行了,你需要进行抗真菌药物处理。
水泡在马拉松比赛以及长距离拉练中,非常常见,也困扰着跑者,所以长距离徒步或者跑马拉松最容易起水泡。一双合脚的鞋,不要系鞋带过紧或者过松对于减少水泡很重要。此外,在处理水泡过程中,尽量无菌处理,这样才能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