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每个人经常会做的事情,而在进入冬季后由于气温下降,让很多人在洗澡时会贪求温暖而延长洗澡的时间。特别是老人,冬季洗澡暗藏危机。在冬季洗澡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知道的,才能够防止在洗澡时发生意外。那么老人冬天洗澡要注意什么?这几点要放在心上!
1、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洗澡时的热水会对皮肤产生很大的刺激性,洗澡时间越长,皮肤中的水分就被吸收得更快,因此对皮肤的伤害也就更大。专家经过研究表明,洗一次澡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对于心脑血管有疾病的人来说,洗澡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使患者发生疲劳,很容易会引起心脏缺血、缺氧,严重者还会有发心律失常,使动脉发生痉挛,从而导致死亡。
2、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由于洗澡时水温较高,使血管扩张,而低血压的人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虚脱等症。因此血压过低时老年朋友最好不洗澡。低血压伴有低血糖的老年朋友,在洗澡时会增加血糖消耗,引起眩晕,甚至晕倒等,此时也不宜洗澡。
3、要注意洗澡的频率
有一些爱干净的老人,即使寒冷冬季也保持一天洗一次频率,但是冬季天气比较干燥,人们皮肤也处于干燥状态,如果洗澡过勤的话,会让皮肤表面的一些油脂受到破坏,从而让皮肤角质层受到一定的伤害,引起皮肤瘙痒。所以说温度低时,洗澡的频率控制在一周2到3次即可。
4、饭后不宜立即洗澡
有些老年人喜欢在吃过晚饭后洗澡,进食后胃肠粘膜小血管扩张,血液分布集中在内脏胃肠,而脑组织血流则相对减少,老年人此时往往都有倦欲睡感。如果此时立即洗澡,加上表皮血管扩张,更加使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从而有可能会发生晕厥。饭后1小时后洗澡为宜,并应先喝一杯温开水。
5、忌用力搓澡
用力搓容易搓掉大量有保护作用的角质细胞,而且洗去了汗液和皮脂共同组建的保护膜,引发多种皮肤病或使皮肤变干。老人洗澡还不能过猛过快,以防体位变化过快或幅度大而导致血压大幅波动而发生危险。
总的来讲,老年人在洗澡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要做好一些预防措施来防止脑中风发生,另外在洗澡时要避免突然起立这样很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会让身体有头晕昏厥的现象,甚至会因为大脑缺血缺氧而发生脑中风。
图片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