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至和平。此之谓也。
《大要》说,谨慎遵守病机理论,每个疾病类型都有自己的属性,根据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对属实证的疾病产生的原因,对属虚证的疾病产生的原因,要辨别清楚。
如哪一气偏盛了?如哪一脏腑引起的?然后在通过气血的调理,直至平衡调和。
这就是古人所遵循的病机理论的重要性。但是人体病机是如何辨别的呢?我们来看看岐伯的论述。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既然疾病的发生,都是由风、寒、署、湿、燥、火六气的气化和变化造成的,那么我们的病机将与六气紧密关联。
1、凡因风病而起的疾病,出现振颤、眩晕等症状,病位在于肝。
2、凡因寒病而起的疾病,出现收敛、痉挛等症状,病位都在肾。
3、凡因气病而起,出现喘急、胀满、忧郁等症状,病位在肺。
4、凡因湿病而起的疾病,出现水肿、胀满等症状,病位在于脾。
5、凡因热病而起,出现眼花,肢体抽搐等症状,病因均属火。
6、凡出现了疼痛,瘙痒,疮疡等症状的,病位都在心。
7、凡出现厥逆、二便坚涩或下泄等症状的,病位都在下焦。
8、凡出现萎病(肌肉筋脉失养以致肢体弛缓、软弱无力)、喘息、呕吐等症状的,病位都在上焦。
9、凡出现战粟(战抖;哆嗦)、口齿叩击、神志不安,病因都属于火。
10、凡出现痉病项强(头部后项的肌肉筋脉牵引不舒的症状)等症状,病因都属于湿。
11、凡逆气上冲,病因都属于火。
12、凡腹满长大,都属于热。
13、凡躁动不安、发怒等,都属于火。
14、凡身体突然强直的症状,都属于风。
15、凡腹部胀痛,触摸、按压时响如鼓声,都属于热。
16、凡局部红肿疼痛,惊骇不宁,都属于火。
17、凡经脉拘挛,尿液混浊的症状,都属于热。
18、凡尿液清亮,寒冷,都属于寒。
19、凡呕吐酸水,泻泄而里急后重,都属于热。
有了这19种辩证的方法,我们日常疾病在初发时就应该知道是什么问题引起,是哪个脏腑引起,该如何调整作息饮食,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