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健康美丽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概念纷杂的各种护肤品琳琅满目,你是不是也有选择困难症?甚至有些人出现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大事不妙!!!
●那在皮肤科医生的眼里,什么是护肤品,又该如何合理使用护肤品呢?今天是全国护肤日,我们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01
锦上添花
护肤品是日常消费品,使用它的人太多,而且直接作用于皮肤,因此安全性非常重要。*府把它与药品、医疗器械一起归由药监局统一监管。在官方层面,日常生活中提及的护肤品统称为化妆品。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从大类上说,化妆品可以分为普通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
普通化妆品即我们熟知的彩妆、口红、润肤产品等。而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宣称具有特殊功效的化妆品,诸如用于染发、烫发、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的化妆品。
对于特殊用途化妆品,市场上有很多流行甚广的名词,比如“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这些名词主要源自海外,由于容易误导消费者,让他们认为化妆品有一定的医疗作用,既往也确实有消费者因误信被夸大的化妆品功效而延误病情的情况,例如“青春痘”治疗延误导致损容,故而官方禁止在广告和宣传中使用这样的表述。
总之,化妆品对于皮肤健康仅能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绝对不可能治病。
#02
护肤三部曲选用化妆品,一方面要明确自己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还要甄别广告中各式各样的新概念。从皮肤科医生的视角出发,多数人都应该采用的护肤措施是“保湿”“防晒”和“抗衰老”。这也被称为基础护肤三部曲。维持皮肤的水润对于皮肤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北方和西部地区的冬天,很多人晚间更衣入睡前会觉得皮肤瘙痒。这就是皮肤干燥造成的,反复搔抓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皮肤老化,会造成皮肤变得菲薄,而且油脂分泌减少,非常干燥,极易发生瘙痒,临床上对此有一个诊断——老年皮肤瘙痒症。这种情况很容易引发过度烫洗和搔抓,进而发生皮肤疾病。有些皮肤疾病如特应性皮炎(一种特殊的湿疹)、鱼鳞病的患者,皮肤干燥是疾病伴随的特征性表现,如果不注意保湿,会使病情加重。可见,保湿是维持皮肤健康最基本的措施,起码可以减少瘙痒和搔抓。所谓防晒,是指防阳光中的紫外线。不当的紫外线照射,不仅会晒黑皮肤,让皮肤老化加速,而且与很多皮肤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从医学上讲,尤其忌讳暴晒晒伤。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具有防晒功能的化妆品,上面标识中的SPF是指防窄波紫外线的能力,PA是指防长波紫外线的能力。生活中不是SPF或PA越高越好,虽然越高代表防护能力越强,但可能对皮肤刺激或造成潜在风险的可能性也越大。使用防晒霜时,大家容易犯的错误有两个:其一,认为出门时涂抹一次防晒霜即可管全天,其实伴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出汗、接触水,防晒霜是需要及时补涂的;其二,涂抹的量不够,通常防晒霜需要涂抹到一定厚度,用量要多于一般的润肤性化妆品。化妆品的抗衰老功能是相对而言的,毕竟老化不可抗拒且机制复杂,目前只能说采取一定的措施,有限延缓老化。皮肤老化分为生理性老化与日光性老化。日光性老化的延缓措施主要是防晒,而对于生理老化,目前认为还原剂,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在发挥抗氧化作用时有助于延缓衰老,这也是化妆品抗衰老的机制所在。研究认为,化妆品中适当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还原剂,有助于延缓皮肤老化。当然,这种作用是有限和缓慢的。#03
副作用多了解除了“保湿”“防晒”和“抗衰老”,还有很多医学意义上的皮肤健康之外的需求,如美白、祛斑、防脱发等,这些更涉及“美容”。这些产品通常需要在上市前经过功效验证,请大家仔细阅读说明书,购买经过官方验证的产品。如今,化妆品已经进入千万寻常百姓家,化妆品的广告几乎无处不在。观看化妆品广告,多数赏心悦目,而且很容易被其中宣传的一些似乎非常科学的概念吸引,如植物萃取、某某精华。这里想强调的是,广告就是广告,很多概念不可尽信——植物成分也可能导致过敏或刺激皮肤。化妆品都是日化产品,可以采用的成分在药监部门都有明文规定,那些所谓的精华可能并不是官方认可的成分或者是一种常用成分的“代名词”。化妆品与药物不一样,多数情况是长期使用的,所以大家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