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会不会感到浑身瘙痒呢?大部分是因为换季皮肤干燥,也有部分是以为患上皮肤瘙痒症,千万不要掉以轻心,皮肤瘙痒的危害还是挺大的。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皮肤干燥。瘙痒虽不是什么大病,可痒起来实在令人心烦,严重的还会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预防皮肤瘙痒,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保持皮肤的濡润。皮肤为啥天气一干就痒?
天气日趋干燥后,人体皮肤表面油脂分泌减少,皮肤汗液分泌减少,会造成皮肤丢失水分增多而致皮肤出现干燥、干裂、细小鳞屑增多,常有针刺痒、蚁爬样感觉,并因搔抓而出现抓痕、渗血。尤以双侧小腿伸侧多见。
老年人本身随着年龄的增大,皮脂腺腺体分泌功能减退、皮肤萎缩,再加之天气干燥的原因,会比其他人群更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问题。特别是有些老人喜欢有很热的水洗澡,或者洗浴次数过多,在洗澡时使用强碱性肥皂等,可引起人为性皮肤油脂减少。老人可能会出现全身瘙痒,特别是由室外寒冷环境进入温暖的室内,或在解衣卧床时,更是会瘙痒难耐。
皮肤瘙痒应该怎么办?
除了夏季之外,不要洗澡太勤,更不要用热水、毛巾、肥皂用力搓澡,因为这样会洗掉皮肤表面的脂膜,使皮肤干燥而加重瘙痒。每次洗完澡后,在经常感觉瘙痒的部位适当涂抹一些含有少量油脂的润肤液、雪花膏等,可以有效地减轻瘙痒。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冬季室内采暖时不要使室温过高,运用加湿器或种植花草等,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以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此外还应该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人的皮肤是身体贮存水分的一个重要“水库”,如果总是在感到口渴时才喝水,人就会经常处于缺水状态,而人体一旦缺水就会从皮肤中夺取水分。
对于皮肤瘙痒的预防,建议老人们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浴,避免过度清洗,不要用碱性洗浴剂,尽量使用中性强弱酸性沐浴露。老年人淋浴时尽量只用沐浴露清洗双腋及双腹股沟,其余部位以清水为宜。
洗浴后及时使用具有保湿作用的润肤液。老年人手部及双下肢建议每天使用润肤露涂抹。内衣应尽量宽松柔软,宜穿棉织品。平时要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治疗皮肤瘙痒一方面要靠药物,但更重要的是患者要注意对皮肤的调养,克制搔抓。搔抓不仅使皮肤破损,容易发生感染,而且长期反复搔抓会使局部皮肤变得肥厚、粗糙,局部的感觉神经因反复刺激而更加兴奋、敏感,使瘙痒进一步加重。这样就会步入越痒越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当中。如果实在痒得难忍可以轻轻拍打,或用冷水湿敷。在饮食上,可食用健脾养血的中药药粥,避食辛辣食品。皮肤瘙痒不可忽视
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同时还与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
以下一些疾病往往也可引起皮肤瘙痒:
1、胆酸浓度过高
胆酸在血中的浓度增高时,会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因此,当皮肤发痒又发*时,医院检查一下肝和胆,看是否患有胆结石。
2、内分泌紊乱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皮肤温度增高,导致皮肤发痒,尤以睡觉后瘙痒更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发生阵发性瘙痒;脑瘤患者当病变浸润到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剧烈而持久的瘙痒,且这种瘙痒仅限于鼻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统肿瘤如荤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瘙痒。
因此,当皮肤瘙痒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决不能等闲视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医院查明原因,对症下药。